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高中生学第二语言兴趣有变化,毛利语、亚洲语言成“新宠”

13:19 15/8/2025
Young Chinese New Zealanders learning calligraphy.

Photo: Supplied

新西兰的公立学校高中生在语言课学习上,正在从学习传统的欧洲语言,向学习毛利语和亚洲语言转变。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法语和西班牙语依然是新西兰高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欧洲语言课程,分别有12,323名和12,856名学生选修。

不过,法语课程的选修人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8年有28,245人选修,今年选修人数已经下降一半多。

与此同时,西班牙语课程选修人数则稳步增长,但德语课程选修人数则出现大幅下滑,从2008年的6,251人降至今年的2,229人。

再看亚洲语言课,日语依然是目前最受新西兰高中生最喜爱的亚洲语言课--2024年有12,257学习日语课,不过这一数据低于2000年代中期的高峰期数据,当时选修日语课的学生人数超过1.8万人。

紧随其后的是中文,2024年选修人数为5,415人,虽然低于2020年高峰期的6,368人,但近年来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比2008年仅1,891人选修中文依然保持增势。

此外,高中生学习韩语的兴趣也在持续增长,2017年时选修人数翻了一番,2024年达到166人次。

与此同时,毛利语(te reo Māori)的选修人数则在2020年首次突破3万人,此后一直保持增势。

A learning lesson from a book for teaching te reo Māori.

毛利语学习。 Photo: RNZ / Te Aniwa Hurihanganui

新西兰语言教师协会(New Zealand Association of Language Teachers ,简称NZALT)的主席Juliet Kennedy表示,多种因素推动了学生语言学习的多样性。

"毛利语和太平洋岛语言的发展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她说,"来自不同背景的人都意识到,毛利语是我们国家的凝聚力,它让新西兰与众不同。"

Kennedy表示,移民、外交关系、政府政策以及海外文化的影响,都增加了学生学习国际语言的兴趣。

她说:"对于亚洲语言而言,人们对中文的兴趣最初是在强调学习中文有助于旅行、商务、旅游和贸易的时候出现的。"

Kennedy表示,日本和韩国文化对新西兰年轻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使得这两种语言在学校中颇受欢迎。

她表示,韩国社区在新西兰的发展也推动了学习韩语的新趋势。

"韩语过去并不是NCEA(国家教育成就证书)里的学科,"她说,"韩国移民社区发展迅速……而且韩国流行文化在这里也非常受欢迎。"

Kennedy表示,西班牙语在高中校园的流行,也呈现出类似趋势--拉丁美洲移民的增加,以及西班牙文化在新西兰影响力的上升,都让西班牙语在学校保有人气。

奥克兰的St Peter's College高中,除了英语,还向学生提供毛利语、西班牙语和中文的学习。

该校还于2015年设立了 "孔子课堂",为7年级至13 年级的学生开设中文课程。

St Peter’s College was the first high school to launch a Confucius Classroom in Auckland.  Since March 2014, 500+ boys have studied Chinese from Year 7 to Year 13.

学生在奥克兰St Peter's College高中学习中文。 Photo: Supplied

该校校长James Bentley表示,新西兰的语言课学习往往取决于有没有可以胜任的老师。

"这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他表示,"在一些学校,日语之所以能保留下来,是因为有日语老师。"

"我们曾有一位深受爱戴的法语老师,在这里任教了25 年。当她退休时,这门学科几乎也随着她一起离开了学校。"

Betley表示,语言课应该成为新西兰学校的必修课,因为语言学习对各学科的学习都有帮助。

不过他也提出,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师短缺会是主要障碍。

Student writing Spanish words on blackboard (stock photo).

学生在黑板上写西班牙语单词。 Photo: 123RF

Kennedy也同意,新西兰学校应该将语言课设为必修课。

"在许多国家,学习另一种语言是必须的--无论是传统语言、国际语言还是本土语言。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单一的英语思维模式。"

她补充道:"新西兰实际上是极少数没有必修语言课学习的国家之一。在英格兰、爱尔兰、威尔士、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教学大纲中至少有四年的语言必修课,所以我们确实没有跟上其他国家的步伐。"

2018年,时任国家党教育事务发言人的Nikki Kaye曾提出过一项旨在在新西兰小学、初中开设第二语言必修课的法案

该提案要求学校教授10种"优先"语言中的一种,这些语言当时尚未最终确定,但毛利语和新西兰手语很可能会被纳入其中。

尽管在2017年大选后国家党处于反对党地位,但该法案当时得到了工党、行动党和绿党的支持,并在国会通过了一读。

然而,在2021年,工党教育和劳动力专责委员会成员建议不再继续推进该法案。

在2023 年大选前,国家党似乎也将其曾大力推动的第二语言法案搁置

教育部长Erica Stanford的一位发言人表示,目前并未考虑这一提案。

新西兰教育部也确认,没有计划推行第二语言必修课。

教育部Te Poutāhū课程中心代理总经理Hayley Welch表示,"教育部对学校教授第二语言没有强制性要求,但所有学校都应该致力于为7年级到10年级的学生提供学习第二语言或其他语言的机会。"

"教育部依然致力于在教育上体现新西兰的多样性," Welch表示,"我们关注新西兰的课程大纲在未来如何更好地融入更多的语言,也欢迎社区与我们就此问题进行持续性的探讨。"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