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告别传统中餐外卖,华人移民转向咖啡馆生意

6:57 12/9/2025
21 Grams Café & Patisserie has been run by a Chinese couple on Auckland’s North Shore for nearly eight years.

奥克兰北岸的21 Grams Café & Patisserie咖啡馆已经运营近八年,由一对华人夫妇经营。 Photo: RNZ / Duoya Lu

与早期华人移民以炸鱼薯条和外卖店维生不同,越来越多的新移民将目光放到了咖啡馆行业。

在奥克兰,许多华人新移民选择在这里开一间咖啡馆创业,在新西兰扎根,融入本地生活。

然而,伴随运营成本的不断上涨,全国各地的咖啡馆都面临着挑战,华人老板也面临着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奥克兰北岸的Rosedale,有一间华人夫妻经营的咖啡馆:21 Grams Café & Patisserie。

老板娘Christine Feng表示,她与先生已经经营这家咖啡馆近8年。相比起早期移民选择炸鱼薯条和外卖店创业,她选择咖啡馆的部分原因是,咖啡馆顾客群体更大,同时也能更好融入本地主流社会。

"毕竟吃外卖的人,相对喝咖啡的人少很多," Feng表示,"像中餐外卖,也只是晚上才开。但新西兰人对咖啡的需求,从早上第一杯咖啡就开始了。"

21 Grams Café & Patisserie has been run by a Chinese couple on Auckland’s North Shore for nearly eight years.

奥克兰北岸的21 Grams Café & Patisserie咖啡馆已经运营近八年,由一对华人夫妇经营。 Photo: RNZ / Duoya Lu

Feng表示,经过几年的经营,咖啡馆的客群已经从最初的以亚裔为主,到如今一半的客人是欧裔。

她表示,如今她面对的最大挑战,是运营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市场的激烈竞争。

"什么东西的价格都在涨--物价上涨,人工工资涨,所有的供货商都在涨价,"她表示,"但对于我们来说,不能给顾客每天都涨价。"

Feng表示,其咖啡馆的销售额在过去三年保持稳定,但运营成本上涨了20%。为了保持咖啡管运营,她也对人工进行了相应缩减。

顾彦杰在去年5月,卖掉了他在奥克兰北岸Birkenhead运营了十年的咖啡馆Manna Coffee Bread & Store,随后在Mt. Eden接手了了一家新的咖啡馆BLOC Café。

顾彦杰表示,炸鱼薯条店已经逐渐退出主流市场,收益也不如以前,所以许多新移民不愿意再投身其中。

他表示,如今餐饮业确实很难做。他的第一家咖啡馆十年前可以有25%的盈利,但如今咖啡馆能有15%的盈利都已经算运营不错。

顾彦杰表示,自己咖啡馆生意目前还不错,但客流不够时他也会担心。

"我一天(卖)的咖啡少于一百杯我也会急,"他表示,"我要给房东(房租),我要养员工--每周有八千(纽元)是必须支出去的费用。"

Yanjie Gu, owner of BLOC Café, says building good relationships with customers is key to running a café in New Zealand.

BLOC Café的老板顾彦杰表示,在新西兰开咖啡馆,与顾客建立起朋友一般的关系很关键。 Photo: RNZ / Duoya Lu

除了开店成本不断上涨,顾彦杰表示,中国与新西兰咖啡馆文化的不同,也会是许多新移民到新西兰创业开咖啡馆时会遇到的一个瓶颈。

"刚刚来的新移民,他们过来之后不知道Kiwi culture(新西兰人的文化),"他说,"这边的咖啡馆等于是一个community center(社区中心)。"

"你要跟他们聊天、唠家常,像个朋友一样。他们要把你当成朋友,他们就回来(你咖啡馆)。这种关系对餐馆、咖啡店来说非常重要。"

今年4月,何冬兰在奥克兰北岸的Browns Bay接手了咖啡馆Beans & Cream。二十多年来往返各大外卖店、快餐吧以及咖啡馆打工,何冬兰表示这段工作经历,让她有足够的经验和自信开一家自己的咖啡馆。

何冬兰表示,她的朋友大多在做中餐外卖店的生意,而她是唯一一个开咖啡馆的,这对于她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何冬兰表示,语言障碍是一些移民很难踏足咖啡馆生意的原因之一。此外,咖啡馆的食物能否适应新西兰人的口味也是一大挑战。

"我以前在中区咖啡馆做的松饼( muffins )和司康( scones ),这边的客人都不喜欢,"她说,"每个地区的人群不一样。"

何冬兰表示说:"开这家店前两个月我都在试,卖不出去只能丢掉,一直换到这边的客人喜欢。"

Donglan He opened Beans & Cream café in Auckland’s Browns Bay in April, calling it both a challenge and an opportunity.

何冬兰今年4月在奥克兰北岸Browns Bay接手了咖啡馆Beans & Cream,称其带来挑战,也是机遇。 Photo: RNZ / Duoya Lu

菜品如何让本地客人接受,在奥克兰拥有三家咖啡馆的Ray Dong也有类似经历。

目前, Dong在奥克兰东区、中区经营三家咖啡馆:Howick Village Café, Hello Stranger以及Ampersand Eatery。

他回忆到,作为华人老板,他的咖啡馆也曾遭遇过客人"是否理解新西兰咖啡馆文化"的质疑。

他其中一家咖啡馆,最近就发生了客人对某一道餐点口味不满意的事情。

"我们接手时,上一任老板就是欧裔,"他说,他们有一道招牌菜--焦化黄油(burnt butter)。我们就是按照他们留下来的配方做的。客人吃了会觉得味道不对,味道变了。"

Dong表示,类似事件确实会导致咖啡店流失一些老顾客,但同时也会有新顾客光临,他也大胆在菜单中加入更多"亚洲元素",满足亚洲顾客的口味需求。

"近几年亚洲人来咖啡店消费的群体在慢慢变大、变多,"他说,"他们去咖啡馆时,不只是想点一份全套早餐(big breakfast)或班尼迪克蛋(eggs benedict),而是希望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

"尤其像现在经济不是很好,大家口袋都比较紧,所以说你必须要做一些有特色的东西,才能抓住客人的胃口。"

新西兰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去年,登记在册的咖啡馆和餐厅共有9,159 家,高于前一年的9,006 家。并且自2000年以来,该数据保持稳定并逐年增加。

去年注册的咖啡馆和餐厅数量甚至是2000年数量的两倍。

Marisa Bidois

新西兰餐饮协会首席执行官 Marisa Bidois。 Photo: Supplied

新西兰餐饮协会(Restaurant Association of New Zealand)首席执行官Marisa Bidois表示,该协会最近开始收集会员的族裔数据。

尽管记录尚不完整,但大约有26%的会员是亚裔,她形容这个比例"相当可观"。

Bidois表示:"亚裔的企业是新西兰商业版图中一个重要且不断增长的部分,尤其是在餐饮领域很突出。新西兰餐饮业能够拥有这样的多元性非常好。"

Bidois 表示,过去十年里,新西兰主流咖啡馆业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不仅为本地顾客,也为海外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口味和更多样化的菜单。

与此同时,她承认餐饮行业目前也在经历"阵痛"。

根据Centrix的数据,在过去一年中,新西兰咖啡馆、咖啡店行业共有54家企业清算,与前一年持平。不过,咖啡馆进入清算的比例却是所有企业的三倍。

Bidois表示:"过去一年我们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但其实这是一种累积效应,过去五年里从新冠疫情、封锁,到游客受限入境,这些因素都对我们的行业造成了影响。"

她表示,餐饮业经营的基础成本大幅上涨,而利润空间依然"微薄",这让中小企业主尤其艰难。

她补充说:"我们确实看到一些微弱的复苏迹象,消费略有回升。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价格推动的,我们并没有真正看到更多食客走进店里。"

对于有意进入餐饮业的企业主,Bidois建议应当从小规模做起,先专注于培养忠实的顾客群,再考虑对业务进行大规模投资。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