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ki Fukada。 Photo: Kadambari Raghukumar/RNZ
你很难想象会在Nelson的丘陵上看到水稻田--但这正是环境学家Yuki Fukada正在做的事情。
Yuki Fukada认为,随着新西兰对大米的需求越来越多,本地种植水稻这一想法正越来越有可操作价值。
Fukada毕业于林肯大学园艺学专业,她说,让水稻这种目前完全依赖进口的作物能够本土化生产,有利于提高新西兰的粮食安全水平。
"新西兰的水稻商业化种植还是市场空白,因此我们(每年)从世界各地进口大概9500万纽元市值--相当于8.5万吨的水稻。如此之多的进口水稻也带来了运输过程当中的碳排放。"
Photo: FOODCOLLECTION GESMBH
她表示,新西兰的大米主要从4个国家进口。
"泰国、澳大利亚、越南和印度。不过,由于这些国家地理位置更接近赤道,因此他们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
"尤其是印度,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全球第一人口大国,预计未来25年还会增加2.5亿人口,因此他们需要优先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
她表示,现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温度过高,已经不适合种植水稻了。
"还有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有些水稻产区受到了海水倒灌的影响。但讽刺的是,随着新西兰的温度也逐年升高,我们这里开始变得适宜种植水稻这类作物了。"
此外,水稻还是一种"零浪费"的作物。
"它可以用来建房、做衣服、制作乳制品原料,还能用于园艺--例如作为覆盖物--或制成绳索背在背上,甚至用稻草做成运输大米的袋子。对我来说,它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她介绍,去年自己一块仅有4平方米的水稻试验田收成相当好,目前在Kaiwaka、奥克兰的Earthsong Eco-Village("地球之歌"生态社区)以及怀卡托北部地区都有人进行类似的水稻种植实验。
在日本文化中,水稻是一种受人尊敬的作物。
"我们日本有句老话:一粒米里也有88位神明。意思就是每一粒粮食都很宝贵,不能浪费。而一旦你开始种植水稻,你才会真正意识到它究竟有多么珍贵。因此你会颗粒归仓。"
Fukada最近在Nelson市议会的资助下采购了了一台手动脱粒机,并计划开办一系列工作坊,分享她在水稻种植实验中的经验。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