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7 Jul 2025

美国海关有权查你的手机吗?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7:56 7/7/2025
Stylised illustration of phone, question mark and US flag

Photo: RNZ

解释性报道: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的手机中几乎都包含着我们全部生活细节。但这也意味着当你出国旅游的时候,特别容易受到影响。

正如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在入境美国的时候,美国海关有权搜查你的电子设备。

在今年特朗普(Donald Trump)重回总统宝座后,海外游客被美国拒绝入境、或者被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扣押的报道便屡见不鲜。

新西兰近期更新了民众前往美国的旅行建议,并指出在美国入境时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包括检查你的电脑、平板或手机。

这合法吗?普通人能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的隐私呢?本文为您进行解读。

等等--美国海关检查旅客手机合法吗?

当然可以。这在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网站上有明文规定。

Sophia Cope是电子前沿基金会(EFF)的高级法律顾问,该基金会位于旧金山,是一个维护公民自由的非营利组织。她说,海关有相当广泛的权限来检查。

"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声称其在入境口岸(如国际机场)对旅客设备拥有广泛的检查权限,即使这些设备属于美国公民。"她说。

美国海关称,搜查规定有助于将潜在犯罪在入境前就遏制。

CBP定义的"可检查设备"包括"任何能够以电子或数字形式存储信息的设备,比如电脑、平板、磁盘、硬盘、磁带、手机以及其他通讯设备,照相机、音乐和其他媒体播放设备。"

"这类设备搜查是违宪的。"EFF在其官方网站上称,这种搜查"相当具有侵犯性"。

根据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人们有权免受来自政府的无根据搜查和扣押,但根据现行法律解释,边检部门有相当广泛的豁免权。

此外,非美国公民也不一定享有与美国公民一样的宪法权利。

美国政府称,在2024年,仅有不到0.01%的国际入境旅客的设备被搜查。不过,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并打击移民以来,这一数字已经大幅增加。

特朗普在今年1月发布行政命令,要求"在最大可能范围内对所有准备入境、已入境或已在美国境内的外国人进行审查与筛查"。

Travelers wait on the check-in floor of the Delta Air Lines terminal at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on 23 July 2024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CrowdStrike outage.

美国海关有权对进入美国的游客进行检查。 Photo: AFP /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如果我拒绝配合会怎样?

Cope说,如果你不是美国公民,但准备入境美国,拒绝配合检查电子设备可能会导致被拒绝入境。

"美国公民在这方面比较有优势,因为即便拒绝配合,他们也有权回国。"Cope说,"不过,他们可能会被扣留数个小时的时间并且会被盘问更多问题,他们的设备可能会被扣留数天、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

美国绿卡持有者理论上也能正常入境,不过最近几个月出现了一些变化。

"我们注意到,现政府更倾向于严查绿卡身份,因此这些旅客应当对此有思想准备。"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speaks to the press before boarding Marine One from the South Lawn of the White House in Washington, DC on 24 June, 2025, to attend the NATO's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summit in The Hague.

特朗普政府已经收紧边境政策。 Photo: AFP

他们会检查什么?

根据CBP官网介绍:"检查主要是为了发现并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儿童色情、毒品走私、偷渡、洗钱、贩卖人口、出口管制违规、知识产权侵害、签证欺诈以及其他不法行为。"

CBP表示,搜查也会用于判断入境旅客的"动机":

"此外,电子设备的边境搜查通常是判断个人入境意图的关键环节,因此也有助于根据美国移民法判断外国公民是否具有入境资格。"

CBP 表示,如从边境搜查中发现的信息涉及违法行为,或者 "与移民、海关或其他执法事务有进一步相关",其数据可能被复制保留。

相关数据将被保留在CBP系统中,该局称其系统具有"严格的准入限制,仅在有需要时由相关人员访问"。

Cope表示,CBP没有权利访问存储在云端设备商的数据。

"CBP在2018年的政策禁止了工作人员查看在海关、机场或其他边境口岸所扣留设备的云端数据。边检人员必须将设备开启飞行模式,或禁止任何形式的联网。"

Cope说,EFF为广大旅客准备了一份数字隐私指南。

新西兰人去美国会有麻烦吗?

今年5月,新西兰外交部更新了对本国公民的旅行建议,其中包括提醒出行人员可能会在入境处遇到留置情况。

在新西兰政府的"Safe Travel"网站上,美国被列为"需提高注意"的国家。

外交部一名发言人此前在6月末曾表示,今年1月至今,已经有16名新西兰人在美国遇到移民相关事务的麻烦并请求外交协助。

"这既包括入境问题,也包括社区内问题。这些请求并不意味着这些人一定被拘留。"外交部表示。

外交部Safe Travel网站曾就前往美国发出提醒称,"你的旅行文件、到访原因或者个人物品(包括电子设备)可能都会面临审查与盘问。"

我的社交媒体能给我带来麻烦吗?

已经有多篇报道称,人们在入境美国时因为一些政治言论惹上麻烦。

澳大利亚人Alistair Kitchen曾被扣押,并因其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立场而被询问,随后在洛杉矶被驱逐返回墨尔本。

他在接受RNZ记者Jesse Mulligan采访时表示,他在海关排队等待入境时,广播就点到了他的名字。

"我被拽进'小黑屋',我被要求交出手机以及手机密码,那时候我意识到这不是随机的,他们告诉我,他们等的就是我。"

Australian writer Alistair Kitchen.

澳大利亚作家Alistair Kitchen。 Photo: Supplied

"他们说,你在这里的原因是你在网上发的这些关于哥伦比亚(大学)抗议的帖子……而我在上飞机前几天就已经删了。"

美国国土安全部否认Kitchen是因政治观点被驱逐出境。

"该旅客在ESTA申请中对其药物使用情况作出了虚假陈述,因此被拒绝入境。"不过Kitchen坚持认为,自己首先是因政治言论被官方盯上。

即便你的手机上没有什么敏感内容,社交媒体也会留下许多线索。

"社交媒体app可能包含缓存或被复制内容,因此即便原始数据储存在社交平台的服务器上,也可能同时在手机中存有备份。"Cope说。

"也就是说,当你的设备在飞行模式的时候,设备上仍然能看到有些(社交媒体的)内容,哪怕它是隐私内容。因此,人们可以在入境前删除这些app,晚些时候再装回来,避免边检人员读取你社交媒体账号的缓存内容。"

一名希望匿名接受采访的新西兰的通讯专家对RNZ表示,"我怀疑,只要你在网上说过特朗普的坏话,哪怕你在手机上删掉这些东西也为时已晚。"

专家称,这些新西兰一旦发出去就存在于网上了,一些公司--比如Peter Thiel创办的"Palantir"这种大数据监控企业--早就洞悉了一切。

"哪怕你提前从手机上删掉了app,但如果边检人员提前掌握了你的社交媒体信息,那么手机上没有相应app反而会引起更多的怀疑。"Cope说。

"我必须得有所准备,"Kitchen说,"你碰到那个边检流程的时候,你肯定会确保社交媒体已经删干净了,比如说,我手机里也没有那些批评特朗普的言论……但我这件事还不算完,因为他们已经提前对我做了背景调查。"

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is holding 33 Marshall Islanders for deportation

资料图片:美国ICE执法团队一直在打击非法移民。 Photo: US ICE

其他国家也这么做吗?新西兰是什么情况?

许多国家都会在入境时检查手机。新西兰海关自1996年期就有权对所有过境物品进行检查,包括电子设备。

不过,海关表示"在进行电子设备检查之前,执法人员必须有对犯罪行为的'合理怀疑',"并且必须有"充分理由相信"相关电子设备内存储有违法材料才能扣留设备。

如果你拒绝配合检查,法院可以判处最高5000纽元的罚金,不过这种情况只有在海关决定对入境者进行起诉时才有可能发生。

新西兰海关在其网站上表示,大多数入境旅客不会被搜查个人设备。

那么我们应该在入境前删除敏感信息,或带一次性手机吗?

一些科技专家建议,如果你担心你手机上的数据安全,那么应在出国前做一份计划--不过专门为旅行准备一部"一次性手机"可能不是个好主意。

"我们从一些传闻中得知,携带临时设备或完全没有个人信息的'干净设备',可能本身就会引起边境执法人员的怀疑。"Cope说。

"与此同时,入境者设备中也可能含有非常敏感的信息,尤其是那些负有道德或法律保密义务的人员,比如记者、律师或医生。"

"但即便是普通人,手机中也可能有个人照片、短信或邮件,其中包含不愿让美国联邦执法人员看到的私密内容。"

"因此,人们应认真思考自己的隐私权益,并采取措施减轻风险--无论是被侵犯隐私的风险,还是被拒绝入境、或者与CBP执法人员发生冲突的风险--采取措施的严厉程度取决于他们自己的观点。"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