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6 Jun 2025

泄露文件揭示中国利用人工智能抹除“六四”天安门大屠杀的历史

14:23 6/6/2025
A Beijing demonstrator blocks the path of a tank convoy along the Avenue of Eternal Peace near Tiananmen Square. For weeks, people have been protesting for freedom of speech and of press fr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1989年6月5日,一名不知身份的抗议者挡在中共坦克前。这一幕也成为"六四"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瞬间。 Photo: Getty Images

ABC / Bang Xiao

ABC获取的数百页机密文件揭示了中国臭名昭著的审查制度,其规模越来越大、手段更高明且更难察觉,正悄然将1989年天安门大屠杀的记忆从公众视野中抹去。

36年过去,北京仍未公布6月4日那场数百万民众参与的民主集会镇压事件的官方死亡人数。

历史学家估计,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杀害的平民人数约200人至最多几千人。

ABC从行业内部人士处获得了超过230页的审查指令文件,这些文件由中国社交媒体平台编制提供给多频道网络(MCN)使用。

抖音是TikTok在中国大陆版的版本。MCN机构管理其下辖的内容创作者在抖音等多个社交和视频平台上的账号。

这些文件显示,一切关于北京采取最血腥的手段镇压中国现代历史上这场大规模民主运动的内容都令当局高度紧张。

这些文件要求MCN机构删除任何呈现国家暴力的内容,手册附有包括文字、图像和视频在内的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中包括解放军向平民开枪的血腥画面,也提到了学生攻击军人的情况,但重点仍是删除展示国家暴力的内容。

ABC 了解到,这些内容正被一线审查员用于训练人工智能工具,在中国国家互联网监管机构--国家网信办的领导下,对海量内容进行审查。

人工智能制造的"假历史"

当ABC询问中国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深度求索(DeepSeek)关于天安门大屠杀的情况时,系统回应:"这个话题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们换个话题吧。"

中国庞大的审查体系依赖数十万名人工审核员,确保社交媒体平台符合法规。

帖子会先经过人工智能系统初步扫描,称为"机审",尤其在临近"六四"期间更加敏感。

其中一份2022年为抖音审查员编写的培训手册,直接将"坦克人"照片列为"颠覆性图片"。

文件指出,任何与"一人对四辆坦克"构图类似的图像--即使只是"一根香蕉加四个苹果"--也可能被算法立即标记,尤其是在每年六月初的敏感时期。

一旦某段视频过审获得流量但呈现敏感特征,就会被放入"流量池",并可能被提交至四级人工审核。

迪肯大学网络安全副教授张耀中博士告诉ABC,人工智能促成了对图像和符号的实时审查。

"即便把坦克人的照片换成香蕉和苹果,算法也能识别出模式,"他说。

"他们使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实时过滤技术。这并没有改变审查的本质,但显著增强了其效力。"

这份指导文件还禁止蜡烛和鲜花等表面看似没有触碰禁忌但具有纪念意味的表情符号。

张博士解释说,这种向算法主导过滤的转变,使"社会失忆症"的风险加剧。

"如果审查持续存在,且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未来的年轻一代可能根本无法知道真相,"他说。

"他们看到的数据早已被过滤和美化。这会制造出一个虚假的世界--一个虚假的历史。"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Chinese gathered to protest on 2 June, 1989 in Tiananmen Square Hundreds. Estimates of how many died in the military crackdown vary from hundreds to thousands.

1989年6月2日,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抗议学生们。 Photo: AFP/Catherine Henriette

中国审查员的隐秘生活

泄露的文件也揭示了审查员的工作现状,他们在国家网信办的密切监管下工作。

所有审查员都必须通过多项考试,以确保具备快速识别和移除潜在敏感内容的能力 -- 这是防止平台被封禁或关闭的关键。

网上所见的一切都必须被审:视频、图像、标题、直播、评论和文字。

算法被训练用于识别视觉信号,而人工审查员则需警惕谐音暗号、隐晦符号和不寻常的表情组合,这些信息都可能暗藏异见。

文件还显示,审查员必须达到严格的产出目标--有些人每小时需审核数百条内容。

他们的操作、准确率和处理速度都受到内部监控系统追踪,失误可能导致正式警告或解雇。

TikTok与抖音的母公司字节跳动的一名前员工和三名现员工共四人接受了ABC的采访。

他们要求匿名,因为担心遭遇报复。

他们表示,许多同事因长期接触令人不安、暴力或政治敏感内容,患上倦怠、抑郁和焦虑。

一位员工说,做审查的感觉是"每天都在重温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同时还有软件记录每一次打字。"

他们通常的月薪不到1500澳元(约6000人民币),但要付出的心理代价极高。

TikTok与抖音虽同属字节跳动,但运营独立。

TikTok面向全球市场,遵循国际法律和内容监管标准,而抖音仅限中国大陆使用,必须遵守当地法规,受到严格审查和政府监管。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平台会允许低风险内容保留在线--但实行"限流"策略。

这意味着内容仅对发布者本人或极少数用户可见,对其他人则隐藏。

ABC已联系字节跳动寻求回应。

"假数据"将造就"假未来"

几十年来,六月初常常被冠以"系统维护"的名义加强审查--这实际上是天安门大屠杀纪念日的敏感期。

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在政治敏感事件后也会加强内容审查。

一份2022年的微博审查手册将天安门大屠杀列为"敏感事件",明确指示"绝不可展示"。

它与其他批评中共或习近平的内容一并列为禁止传播的信息。

微博前内容审查员刘立朋告诉ABC,行业内普遍将纪念日前夕视为"审查季",期间所有人员待命,不容许任何差错。

"这是整个审查系统中最重要的事件,没有比这更敏感的了,"他说。

"平行排列的物体,比如坦克,也必须被标记出来,在人工智能普及之前就如此。

"审查员如果看不懂,也会发到群组讨论。"

另一份文件指出,审查并没有固定规则,政府指令可能每天更新,关键词和禁用词也在不断调整。

内部文件曾直白地总结审查原则:

"先删除,再审查。"

张博士警告说,人工智能驱动的审查影响可能远超中国国界。

"如果这些失真的数据不断外流,就会影响全球所依赖的人工智能模型,"他说。

"我们必须严肃思考,如何维护一个中立、未经审查、准确的数据系统--因为如果数据是假的,未来也将是假的。"

尽管中国日益依赖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审查,刘立鹏认为,中国人的智慧仍然远超技术。

他担心未来一代将难以获得真实信息,但相信人们仍会找到表达异见的新方式,即使在一个密不透风的审查环境中。

"我做了几年审查员后发现,人类的创造力,依然可以碾压AI无数倍,"他说。

"人们也许无法推翻当前的AI审查环境,但他们会找到其他方式发声。"

ABC已联系深度求索和微博寻求评论。

本文中文报道首发于ABC中文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