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秋色渐浓,大自然馈赠了这些美食,如何安全地食用

13:52 16/5/2025
Persimmon PYO Farm in Auckland.

奥克兰一家供游客自己摘果(PYO, pick-your-own)的柿子农场。 Photo: RNZ / Ruth Kuo

柿子

数千年前,柿子就开始在中国地区种植,随后由东亚扩大和传播至南亚、美洲和欧洲。19世纪70年代,新西兰引进了柿子,而现在,它已经成为本地常见的秋季鲜果之一。

在这片长白云之乡,通常柿子在五月左右至六月之间成熟,也有一些品种早在四月就可收获、或晚至八月才结束果期。

本地柿子的种植地区则主要集中在较为温暖的北部地区,如奥克兰、Gisborne和其他更北一些的地区,不过,在全国境内的很多地区,几乎也都可以见到有柿子树生长。

Persimmon PYO Farm in Auckland.

奥克兰一家供游客自己摘果的柿子农场。 Photo: RNZ / Ruth Kuo

您知道吗?

巧合的是,对于柿子,不少新西兰人和华人移民共同拥有一段"苦涩"的童年记忆。

过去,新西兰所种植的是"涩柿",即口感偏涩的品种。由于果实内所含的单宁浓度偏高,需要等它们熟透、变软后,才能食用,因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柿子才会真正变甜、变得比较可口。

中国虽然盛产柿子,但情况也与此类似,约有90%属于涩柿品种。可能许多中国人还记得,小时候见过父母把柿子浸泡在淡石灰水中或埋在石灰堆里,存放几天,以便去除涩味。在经历了这个"脱涩"的过程之后,柿子变身成为一个个金橙色的小灯笼,在半透明的表皮下,甚至可以看到浓稠蜂蜜似的甜蜜果肉。

而如今,在新西兰市场上备受欢迎的柿子品种,是一种有点像番茄形状的"甜柿"品种。它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新西兰,受到大众喜爱。

并且,近年来,新西兰也开始向中国出口这一品种。在日本,它的名字是"Fuyu",而在中国市场上,它被命名为"富有"。

这种现代品种的柿子食用非常方便,不需要预先处理,柿子成熟后,直接像切苹果那样切成薄片或小块,就可以食用了。它的果肉紧实而脆爽,果味清爽甜美,带着柿子特有的香气。

柿子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C、膳食纤维,以及钾、锰和铜等微量元素,有益于人体健康。

不过,一般而言,柿子的建议食用量是每天1-2个,同时,对柿子过敏的人士应当避免食用这种水果。

柿子在未成熟时,单宁的含量较高,这是生柿子吃起来口感发涩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果实成熟,单宁含量下降,涩味就会减少。

未成熟的柿子或者涩柿含有较高的可溶性单宁类物质,如鞣质(也称 shibuol tannin 或"柿酚"),可能在胃中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凝块。如果进一步与胃中的膳食纤维、果胶或其他物质结合,可能形成"柿石"(胃结石),引发胃部不适或梗阻。因此,不宜空腹或过量食用柿子,特别是要避免食用未成熟的生柿子。

此外,柿子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这可能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尤其是在草酸钙结石易形成的个体中。柿子中的单宁(如鞣酸)可能影响钙等矿物质的吸收,进而间接促进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在大量食用柿子或饮水不足的情况下,这种风险有可能会升高。

柿子在新西兰属于供应期最短的水果之一。现在正值鲜甜柿子的赏味季节,在大家尽情享受美食之时,这里有一些健康提示:

  • 避免空腹时进食大量的未成熟的柿子。如果与高蛋白食物搭配一起食用,也建议适度地控制柿子的数量。
  • 去除柿皮较好。柿子皮和靠近表皮的果肉层内的单宁较为集中,选择去皮后食用,有助于降低单宁总摄入量。
  • 选择已经生长成熟的果实,这样的柿子单宁含量相对降低。
  • 控制食量, 一天内食用 1-2个中等大小的柿子即可。
  • 对于富含鞣酸和果胶的水果,建议避免在空腹时食用,因为较高浓度的胃酸可能与这些成分发生反应,形成较难消化的凝块,从而引起胃部不适,或者增加植物性胃石或消化道梗阻的风险。
  • 充分饮水,有助于稀释胃液并促进排泄,从而减少鞣酸在胃中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凝块的可能性。
  • 充分咀嚼以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已出现咀嚼问题或消化问题迹象的高龄长者等人士,不建议吞食较大块的柿肉,以避免增加胃肠负担。
  • 对于有肾结石病史的人士,不建议过量食用柿子,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虽然柿子并不是直接导致肾结石的常见食物,但其中的鞣酸和草酸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影响矿物质代谢,因此,应当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适量食用柿子。
Chestnut PYO Farm in Auckland.

奥克兰有些板栗农场对外开放,游客可以自己动手摘果。 Photo: RNZ / Ruth Kuo

其他应季食物

板栗

根据经济复杂性研究组织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的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板栗出口国之 一。

而新西兰板栗也以品质优、个头大而著称,并且本地产季正对应着北半球的淡季,也成为一种独特的优势。

不知您是否了解,我们应当像储藏蔬菜那样储藏栗子,而不是采取处理坚果那样的储藏方法。这是因为栗子当中所含水分较多,它们比杏仁、核桃这类干果更容易变质。

如果使用冰箱的冷藏室,而不是冷冻室,新鲜栗子通常只能保存2到3周。

实际上,无论是生鲜栗子、还是已经烹饪煮熟的栗子,最佳选择是将它们冷冻起来保存。并且,从冷冻格取出后栗子进行解冻之后,也最好是尽快食用,不要留置太久。

健康提示:

消化方面:板栗富含淀粉和膳食纤维,不建议过多食用,以避免胃胀或消化不良。

血糖方面:板栗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虽然它们比精制糖更为健康,但仍具有中等的升糖指数。因此,不建议糖尿病患者过量食用板栗,以避免血糖升高。

食物搭配:有民间说法认为,在食用高蛋白食物(如螃蟹)的同时,不宜大量地进食栗子。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支持这一说法,但对于胃肠系统存在问题或较为敏感的人群,如果大量地进食高纤维、高蛋白食物,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胀气、腹部不适等症状。

Pumpkin / Stock photo

Photo: firina/123RF

南瓜

从夏末到秋天,新鲜南瓜开始大量进入市场,并且,作为耐久储存的食物,可以在整个秋冬季节供应。

新西兰的温暖气候,以及夏季较长的日照时间,有助于南瓜良好地生长、膨大和成熟。

入秋之后的南瓜变得更为滋味甜美,营养成分也更加丰富,可用于制作各类秋季美食,如南瓜汤、烤南瓜、南瓜饼等。

南瓜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食物,这里同样有一些健康提示。

消化方面:南瓜富含膳食纤维,过于大量地进食之后,可能会出现胃痉挛、胀气、便秘等问题。胃肠不适人群或者高龄长者宜适量地食用南瓜。

生食方面:南瓜在种植、收获、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细菌、病毒和其他致病病原体等,如果生食南瓜,例如未经煮熟直接制作凉拌菜等,可能存在卫生风险。因此,应当将南瓜彻底清洗干净并充分煮熟后食用。

药物吸收方面:南瓜中的某些营养成分具有轻微的利尿作用,大量进食可能影响某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或代谢。因此,正在服用处方药的人士,在大幅增加南瓜摄入量、或对饮食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前,应先咨询医生。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