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实在拖不起了:新西兰癌症病人开始赴华看病

12:12 22/9/2025
Stu Lye with hospital staff in China where he underwent CAR T-cell therapy.

Stu Lye在中国接受CAR-T细胞疗法期间与当地医护人员合影。 Photo: SUPPLIED

由于在新西兰接受传统干细胞疗法的等待时间过长,一位退休高级警官也加入了前往海外治病的行列。

2025年5月,Stu Lye前往中国接受CAR-T细胞疗法治疗。这种疗法通过采集患者本人的"T细胞"(一种免疫淋巴细胞),对其进行基因改造后攻击癌细胞,然后再将其输回患者体内。

他对RNZ的Checkpoint节目表示,除自己以外,还有另外4名新西兰患者在中国接受了这种疗法。

"有两个人刚刚完成治疗正准备返回新西兰,他们取得了和我差不多的治疗效果,症状得到完全缓解。还有两个人仍然在治疗过程中。"

卫生部长Simeon Brown上周承认,新西兰三家骨髓移植中心的传统干细胞疗法(即骨髓移植)都存在排期过久的问题,导致一些患者被拖入姑息治疗阶段。

"我本人对这个问题非常担忧,我也理解这对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有多大压力。"

Brown表示,新西兰卫生局额外投入了600万纽元的经费来提高接诊能力,并且他希望卫生局能够"采取迅速行动"。

Lye曾是一名获得过"警察年度人物"荣誉的老警察,他在2018年被确诊为患有高风险的"多发性骨髓瘤",并在新西兰接受了三次干细胞治疗。之后他动用了自己 KiwiSaver账户中的资金来支付当时还没列入药管局报销范围的药物。

而今年病情再次复发后,他唯一的治疗选择就是当下最前沿的 CAR-T细胞疗法。

"(在)澳大利亚或者美国(接受这种疗法),你得准备差不多100万;但在中国15万就能搞定,所以我倾向选择(中国)。但其实这15万对我们来说也很困难,所以我们不得不筹款。"

与其他一些新西兰血癌患者需要自筹医疗费出国治病的情况类似,他的经历也凸显了国家党关于癌症治疗的承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国家党在大选期间承诺政府不会忽视癌症患者,当时Christopher Luxon曾表示:"我们希望新西兰人在国内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让患者有更高的概率战胜癌症并回归正常生活。"

然而,即便是传统的骨髓移植疗法,新西兰的患者也面临着超长的等待排期,这意味着拖得越久、治愈希望越渺茫,而一些先进的疗法在新西兰甚至都没有。

Lye此行是在上海的仁济医院接受治疗的,在出发之前,他就提前跟一位血液科教授进行了沟通。

"他对我说,等你复发了就再回来。"Lye对RNZ说,"10天后,我的人就已经躺在了仁济医院的病床上。整个过程历经7个星期,其中有5周是在住院,感觉很好,我接受了双重CAR-T疗法,现在已经完全缓解回到新西兰休养准备返回工作岗位了。"

Lye呼吁新西兰应与其他国家合作。

"我认为新西兰无法跟上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他们在投资和研究方面的水平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觉得我们必须与中国这样的国家合作,这样我们才能使用他们的技术,而不必自己去掌握这些技术。这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